R新闻资讯RECENT NEWS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400-006-2615

查看更多
R新闻资讯RECENT NEWS
您当前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

听力筛查需要多久做一次?

作者:康奈尔

 

听力是人体重要的感知功能,及时开展听力筛查能早期发现听力问题,避免影响语言发育、生活质量甚至健康安全。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听力状况与风险不同,筛查频率也需按需调整,不能一概而论。

新生儿是听力筛查的重点人群,需遵循 “早筛查、早干预” 原则。我国明确要求新生儿出生后 48 小时至出院前,需完成首次听力筛查(常用耳声发射法),若初筛未通过,需在出生后 42 天内复查;复查仍未通过的,要在 3 个月内到专业听力诊断机构做进一步检查,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听力障碍。这是因为 0-3 岁是儿童语言发育关键期,早期发现听力问题并干预,能最大程度减少对语言能力的影响。

婴幼儿与学龄前儿童(0-6 岁),除新生儿期筛查外,建议每半年至 1 年做一次听力监测。此阶段孩子可能因感冒、中耳炎、外伤等因素影响听力,且表达能力有限,难以主动告知听力异常。比如反复中耳炎可能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,若未及时发现,可能影响语言理解与学习。幼儿园入园体检时通常会包含基础听力筛查,家长也可定期带孩子到儿科或耳鼻喉科做专项检查,确保听力发育正常。

学龄儿童与青少年(6-18 岁),建议每年做一次听力筛查。这一阶段孩子学业压力大,可能长期佩戴耳机听网课、音乐,且部分青少年存在长期高音量使用电子设备的习惯,易造成噪声性听力损伤。定期筛查能及时发现早期听力下降,提醒调整用耳习惯,比如控制耳机使用时长(每次不超过 30 分钟)、降低音量(不超过最大音量的 60%)。

成年人(18-60 岁),若听力无异常且无特殊风险因素(如长期接触噪声、耳部疾病史),建议每 2-3 年做一次听力筛查;若存在长期在工厂、建筑工地等噪声环境工作,或有中耳炎、耳硬化症等耳部疾病,需每年筛查一次。长期噪声暴露是成年人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,早期损伤多无明显症状,定期筛查能及时发现问题,避免听力损伤进一步加重。

老年人(60 岁以上),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听力筛查。随着年龄增长,内耳毛细胞逐渐退化,老年听力损失发生率明显升高,且可能伴随认知功能下降。定期筛查能早期发现听力减退,及时佩戴助听器等干预设备,不仅能改善沟通能力,还能减少因听力下降导致的孤独、焦虑等心理问题,延缓认知衰退。

总之,听力筛查频率需结合年龄、健康状况与风险因素综合判断,定期筛查是守护听力健康的重要手段。若日常生活中出现耳鸣、耳闷、听不清对话等情况,无论是否到筛查周期,都应及时就医检查,避免延误干预时机。


顶部



Copyright © 2000-2021 Powered by 康奈尔  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19057388号-2 网站地图
  • 康奈尔二维码